深圳今年起评职称不再考外语和计算机

9

深圳今年起评职称不再考外语和计算机

  

  《关于开展深圳市2016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通知第三条“有关事项说明中的第(四)款规定:自2016年起,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在申报评审时不要求提供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

  都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深圳又给全国带了一个好头。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香港回归以后,“全民学英语”的歪风刮遍了全中国。在中国,无论是升学,考职称,评资历,都离不开英语考试,因此,中国社会上到处都是商业的学英语机构,学英语超越了学中文的程度,使中国人民深陷在学英语的苦难之中。

  不可否认,英语在一定的范围内确实有积极的作用,比如翻译英、美国家的文字,与国外交流、贸易,看国外的小说和新闻等文章,研究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都必须要掌握英语才能进行。中国有近14亿人口,估计真正需要应用英语的人最多也就在一千万人左右,甚至还不到千万人,大概不到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一。

  需要学英语的人学英语是无可厚非的,因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员需要掌握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掀起“全民学英语”的高潮,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大不幸。

  为了学英语,为了应付英语考试,耽误了多少青少年宝贵的青春时间?学了英语经过考试后,又有多少人会用得上英语?

  英语是中国高考的必考科目。中国三十多年来有成千上万的学子为了应付高考,辛苦背英语单词,学英语语法,大学毕业后甚至是硕士毕业后,又有多少人用得上英语?我们早年学的英语早就忘记掉了。

  上世纪90年代,我认识了一位从华东师大毕业的朋友,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浦东(普贤)当时一个叫做“上海技术师范学院”(据说现在合并在上海师范大学)中担任老师,因为某种原因,南下深圳打工,从此与英语无缘,以前学英语的时间和精力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在深圳的各大小人才市场和劳务公司,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各类大学各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深圳求职找工作,有的大学毕业生连一份中文简历都写不好,这些满篇英文的大学生来深圳找什么工作?无论这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于什么学校,也无论这些大学生学的是什么专业,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为了高考必须学英语。

  这些求职的大学生,有的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有的专业根本不用学英语,有的找到的工作与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专业不同,不用学英语照样可以从事这类工作,有的要在一个不用英语的职位上一呆就是十几年甚至是一生。这些大学生以前所学的英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学习英语而白白耗费自己的青春,这是谁的罪过?对于这类大学毕业生来说,学英语是:十几年寒窗苦读,到头来一无所用。

  再回过头来看看,在中国,公务员考试都必须英语过关,英语不过关的人就不能成为公务员。一句话,英语不过关,即使你才华再高,学识再多,人品再好,能力再强,那怕是天才,也无缘跨进政府部门一步,从此断绝了从政之路。于是中国的官场上和学校中便有了一群满口洋话而办事无能的人。他们与工人农民没有共同语言,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与西方国家的距离却越来越近,“跐必中国,崇必美国”于是就在中国的官场和课堂上蔚然成风。

  中国是个有近14亿人的人口大国,农村人口远比城市人口多。再者,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中,有90%以上的人是不用英语的,中国99·9%以上的人员都是用汉语交流,可是政府却要求中国的公务员必须学英语,英语不过关当不了公务员,这是为什么?难道中国的所有公务员的职责是专门和外国人打交道?是为外国人服务的?

  中华民族文化在受到来自中国政府和西方殖民文化强大压力的困境中依然是生机勃勃,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华民族文化在中国人民心中已经扎了根,是任何人都拔不掉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今年起评职称不再考外语”的决策是深得中国民心的,深圳走出了第一步,希望中国各地以及中央政府能都向深圳学习,掌握运用好中华民族文化造福中国人民才是每一个中国人神圣职责。